本科项目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学联:隔离室的故事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学联:隔离室的故事
01.03.2020

为响应使馆的号召,2020年1月17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学联在驻俄使馆教育处和留俄学生总会的指导下,成立了莫师大防疫工作组,并有条不紊展开了防疫工作。

尊敬的此刻在中国的同学们!
尊敬的此刻在中国的同学们!
28.02.2020

莫师大行政管理部门通知您: 从2020年3月2号周一开始,莫师大将在您正在学习的课程中为您组织远程课程。 课程表将近期在莫师大官方网站上公布。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支持中国抗击冠状病毒。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支持中国抗击冠状病毒。
14.02.2020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卢波科夫与学校师生一起支持中国抗击冠状病毒。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视频信息表达了对中国一定会战胜疫情的信心,而且中国留学生不久将会返回莫斯科开始正常学习。

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11.12.2019

2019年12月11日,以校长陈国祥为团长的南京师范大学代表团一行人参观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访问了上海师范大学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访问了上海师范大学
29.11.2019

11月29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代表团正式访问了上海师范大学,代表团成员有:校长阿列克谢•卢波科夫先生,体育文化运动健康学院院长安德烈•米哈伊洛夫先生和国际关系部副主任奥尔加•莫罗佐娃女士。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出席“中俄体育教育”论坛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出席“中俄体育教育”论坛
28.11.2019

该论坛于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次论坛在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框架下举办。据悉,今年是该联盟成立五周年。

2019年11月26日,在北京全球教育峰会的第二天,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A.V.卢波科夫在主会上作了报告,并参加了小组讨论,讨论了教育创新和未来人才的培养。
2019年11月26日,在北京全球教育峰会的第二天,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A.V.卢波科夫在主会上作了报告,并参加了小组讨论,讨论了教育创新和未来人才的培养。
26.11.2019

2019年11月26日,在北京全球教育峰会的第二天,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A.V.卢波科夫在主会上作了报告,并参加了小组讨论,讨论了教育创新和未来人才的培养。 在他的“教育和教学法的创新: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为例的大学使命”的报告中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俄罗斯的教育力量主要基于其传统,并有机地融入到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各种创新中,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2019年11月25日,第三届年度全球教育峰会在北京开幕,一千多名大学、教育和科学领域的专业协会,专家团体,IT公司和其他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19年11月25日,第三届年度全球教育峰会在北京开幕,一千多名大学、教育和科学领域的专业协会,专家团体,IT公司和其他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5.11.2019

2019年11月25日,第三届年度全球教育峰会在北京开幕,一千多名大学、教育和科学领域的专业协会,专家团体,IT公司和其他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峰会的组织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师范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全球硅谷银行, IT教育技术和TAL项目领域的公司等。

2019年11月15日,以校长刘利为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2019年11月15日,以校长刘利为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15.11.2019

2019年11月15日,以校长刘利为团长的北京语言大学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卢波科夫和校长刘利先生讨论了两所大学在不同领域的合作问题,最突出问题是选派好的汉语老师到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对俄罗斯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以及进行学术交流。此外,双方同意对不同汉语水平的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共同研制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

2019年11月14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社会与人文教育学院接待了以上政经济法学院,丝路法学院院长胡荣恩教授为团长的上海政法大学代表团。
2019年11月14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社会与人文教育学院接待了以上政经济法学院,丝路法学院院长胡荣恩教授为团长的上海政法大学代表团。
14.11.2019

2019年11月14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社会与人文教育学院接待了以上政经济法学院,丝路法学院院长胡荣恩教授为团长的上海政法大学代表团。 该大学本身包括法律学院、媒体学院、经济法学院(丝路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警察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语言和文化学院、上海纪实电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学院。



©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2007 — 2025
Terms and Cond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