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与教育学院外国留学生参观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卡尔·布留洛夫画展

10月16日,为纪念俄罗斯伟大画家卡尔·帕夫洛维奇·布留洛夫诞辰225周年,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与教育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本科(学制44.03.01 教育学-绘画)与学院派绘画教学专业硕士(学制44.04.01 教育学-学院派绘画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们,前往克里姆林宫堤岸的国家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参观了»卡尔·布留洛夫:罗马-莫斯科-圣彼得堡»主题展览。

本次参观活动由美术系国际事务副主任尤利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尼古拉耶娃与国际学生部门负责人基拉·什马金娜共同组织并带队。

此次展览使学生们得以深入了解布留洛夫的艺术生涯——从早期的学院派习作到他在罗马、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创作的成熟杰作。其中,被誉为时代象征及俄罗斯艺术史转折点的巨作《庞贝的末日》给中国学子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对于在莫师大攻读本科与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而言,参观此次展览是他们学习俄罗斯学院派绘画传统遗产的重要一环。许多学生指出,布留洛夫的艺术创作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学院派传统、图像戏剧性表达与个人艺术语言之间的联系——这些方面对他们自身的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尤利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强调:»了解布留洛夫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学习艺术史,更是通过绘画语言进行跨文化对话的良机。这对我们的中国学生而言,是一次见证普世艺术价值如何在特定历史与民族土壤中形成的宝贵体验。»
活动组织方表示,希望此类活动能持续促进跨文化对话,并加强未来美术教师专业社群的凝聚力。

本科一年级学生 冯露瑶:

展览清晰地展现了布留洛夫作为从新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关键人物的艺术特色。例如,画作《意大利正午》中女性形象与晶莹葡萄的描绘便是绝佳体现。
其作品对细节的极致刻画令人惊叹——从肖像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质感,到历史场景中的氛围营造,无不通过精准的笔触和光影运用得以呈现。观众能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洞察。
《庞贝的末日》通过震撼的场景揭示了人性的崇高,而他的肖像画则通过细腻笔触传递人物的个性与生活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布留洛夫式»表达。

本科一年级学生 范秋阳: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觉得非常有意义。今天的展览非常精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油画艺术的魅力。

硕士二年级学生 程三宝:
本次展览聚焦俄罗斯伟大艺术家卡尔·布留洛夫的经典作品,全面呈现了他艺术生涯中的辉煌成就。
我们能够近距离欣赏艺术家标志性的笔触与色彩运用,感受其作品中独特的艺术张力。他的绘画风格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
感谢尤利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和基拉帮助我们深度领略了这次展览的价值。

本期新闻由罗斯托夫采夫美术教学方法教研室助理 安娜·弗拉基米罗夫娜·萨维娜 编写

23.10.2025

Показать обсуждение




©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University, 2007 — 2025
Terms and Conditions